印度尼西亚 欢迎光临丝路印象-全球海外投资分析报告权威提供平台 咨询热线:400-5588-387 丝路印像报告 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XML地图 Txt地图
丝路印象为中国企业走出去,
搭平台,建桥梁,破解跨境项目投资中的“水土不服”
电话 400-680-8581
24小时服务热线 139-822-65400
当前位置:丝路印象印度尼西亚分站 > 资讯中心

印度尼西亚电子行业概况

来源:丝路印象 2024-11-29 15:23:17 浏览:0
快速查询

印度尼西亚的电子行业近年来经历了显著的发展,成为该国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关键驱动力。东南亚地区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在抵御全球宏观经济逆风方面具备更强的能力。2022年东南亚地区通货膨胀率为4.7%,2023年为3.6%,2024年预计为3.2%,2025年为3.1%。新加坡、日本、韩国的人均GDP明显高于中国,适合推广高端品类并进行文化输出;马来西亚与中国的人均GDP相近,适合输出现有头部品牌;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地的人均GDP较低,但经济活力强劲,适合率先布局高性价比品牌。2023年东南亚区域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增长率为+36%,出口增长率为+32%,出境人数回升增长率为+80%,旅游需求人数增长率为+40%。2021年至2025年,东南亚地区的GDP增长预计将赶上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


印尼消费电子市场潜力巨大,到2028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惊人的236亿美元。这一数字背后是一片充满潜力的新天地。手机、笔记本、电视、无人机、XR设备、可穿戴设备等细分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都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和无限商机。借助精密的数据模型与深入的市场调研,我们不仅回顾了过去五年的市场轨迹,更前瞻未来五年的增长潜力。

从细分市场来看,智能手机市场收入在2023年为110.7亿美元,功能手机市场收入为2.8亿美元,固定电话市场收入为1.8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智能手机市场收入将达到120亿美元,功能手机市场收入为2.2亿美元,固定电话市场收入为2.1亿美元。截至2024年1月,Oppo在印尼的移动供应商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市场份额接近18%,三星紧随其后,市场份额约为17.44%。2023年第四季度,印尼智能手机出货量约为900万部,三星、Vivo和传音的出货量分别约为170万部、160万部和150万部。2023年印尼智能手机渗透率为82.26%,预计2024年为90.89%,2025年为97%,2029年为97%。到2029年,印尼智能手机用户数量预计将达到2.759亿。

笔记本电脑市场在2023年的收入为26.72亿美元,台式电脑市场收入为8.4亿美元,平板电脑市场收入为9.41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笔记本电脑市场收入将达到33亿美元,平板电脑市场收入为10.15亿美元,台式电脑市场收入为9.6亿美元。截至2024年5月,印尼平板电脑市场由三星主导,市场份额约为40.6%,苹果紧随其后,市场份额约为29%。

印尼电子产业的发展始于20世纪70年代之前,当时大部分电子产品依赖进口。在1969年到1985年期间,印尼政府通过政策鼓励和支持外资企业与国内企业建立合资公司并签订技术合作计划的形式,吸引了第一波在印尼开展业务的外国公司,这些外资主要来自日本和欧洲,包括松下、National、三洋、Grundig和飞利浦。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电子产品的生产主要供应国内市场并不用于出口,当时行业规模较小,增长缓慢。

从1985年起,印尼政府将发展模式转变为出口导向型,电子工业在印尼得到迅速增长。随着跨国公司越来越倾向于离岸生产,来自欧洲、日本、韩国、新加坡和美国的电子公司将制造业务迁至印尼,这期间是印尼的第二波外资直接投资。这些公司专注于上游活动,例如组装进口零部件和零部件转化为最终产品用于出口,且仅限于附加值相对较低的产品以及劳动密集型生产链阶段。

在20世纪90年代,恰逢日元大幅升值,导致日本企业加大离岸外包力度,印尼因拥有庞大且年轻的劳动力,成为日本电子产业迁址的优选地。在此期间,日本投资者在印尼建立了大型工业区,用于容纳日本和其他国际公司,包括索尼(1991年组装随身听),松下(1992年生产录像带),LG(2008年生产冰箱和彩电)。这时期为印尼电子制造业第三波外国直接投资。

印尼电子产业结构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由几个国际大型外资组成,以及大量作为外资供应商的中小企业品牌。国内产业主要以低附加值、低工资和低技能装配工作为主,因此在全球和区域供应链中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在低工资的基础上。根据内政部的数据,2013年,印尼大约有250个电子产品和零部件生产商。家电行业由国内品牌主导,技术处于中低端。高端数字电子产品主要由外资与当地合资企业进行组装,特别是在消费电子产品领域,操作简单。

由于印尼的大部分电子产品生产用于国内市场,中小企业作为供应商融入全球供应链的情况相对较少,且印尼缺乏生产零部件的产业,导致印尼在该行业的此类投入品进口量非常高。2017年,在给全国510家中小企业调查后,其中电气设备制造业80家,仅有极少数企业进行出口业务。而在本地的电子公司大多生产低价值投入品,例如塑料、包装、纸箱、电子电缆、印刷电路板、外壳、电源、橡胶零件、电镀、用户指南和手册以及金属冲压,而其他零部件绝大多数以进口为主。

由于国内零部件供应商行业疲软,大部分以组装为主导的行业,其零部件和其他投入都靠进口。根据工业部数据,在巴淡岛的电子企业约90%的投入品依靠进口,在爪哇岛的电子企业约40%的投入品依靠进口。

印尼电子产业机遇在于其丰富的矿产资源钴、镍等矿物质,近年来初级金属行业蓬勃发展。根据印尼BPS数据,电子行业从2022年第三季度到2023年第三季度持续增长。这五个季度,增长分别为12.56%、7.62%、12.78%、17.32%和13.68%。2023年第三季度,电子行业对制造业整体业绩的贡献率为8.3%,成为继食品饮料行业、煤炭及炼油行业、化工医药行业之后的第四大贡献者。

印尼消费电子市场的新趋势是绿能效率与移动为王。2023年的调查显示,51%的受访者选购电子产品时着重考虑能源效率,预示绿色科技产品将迎来春天。移动统治网络,同年数据显示,62.8%的网络流量由手机贡献,远超PC的37%,凸显移动市场巨大潜力。

未来展望显示,绿色消费电子将成为市场新宠。随着环保意识增强,高效节能产品将成为市场新宠。移动优先策略聚焦智能手机体验,定制化应用与服务将占据市场高地。精准定位深挖本土特色需求,构建全渠道生态提升消费体验。


对于出海厂商和投资者来说,印尼消费电子市场充满着无尽的机遇和潜力。通过对细分市场的动态解读,出海企业可以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指南。产品本地化、市场推广以及合作伙伴的选择都能得到支持。

相关推荐
Related recommendations
相关推荐
加载更多
在线客服
官方微信
客服电话
400-680-8581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