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消费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印度尼西亚作为东盟最大经济体,其消费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备受关注。印尼经济的快速增长始于20世纪60-70年代,尽管期间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但迅速恢复并继续增长,2023年GDP已达1.37万亿美元,占东盟经济总量的36%。印尼经济增长长期由内需主导,消费占GDP比重一直维持在60-70%水平。
从产业角度来看,第三产业已取代第二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自1982年石油繁荣时期结束后,印尼净出口占GDP比重迅速回落,投资占比则逐渐上升。近年来,第三产业逐渐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
然而,印尼经济发展区域不平衡,十大都会区共占印尼人口的28.4%,GDP的41.8%,最终消费的48.1%;其中雅加达都会区就占据了印尼人口的12.5%,GDP的23.4%,最终消费的28.1%。这种区域发展的不均衡对消费市场也产生了显著影响。
印尼消费群体庞大且结构优,消费意愿及能力不断提升。根据Euromonitor数据,2015-2023年,印尼人均消费支出由1870美元增至2608美元,年复合增速4.2%,高于同期人均可支配收入4.0%的年复合增速。促进印尼消费增长的因素主要包括:印尼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快,居民储蓄率低,消费意愿强;人口多且结构优,中产不断增加;基础建设不断完善,为经济发展和消费提升提供坚实基础;清真消费市场潜力大。
零售渠道方面,渠道占比较均衡,电商渠道增速最快。据Euromonitor数据,2023年印尼零售市场规模达1913亿美元,预计2023-28年复合增速达11.1%。为避免现代渠道对传统渠道过快替代影响居民就业和收入,印尼对现代渠道经营设置了诸多限制,塑造了目前相对均衡的渠道占比。以渠道零售额增速计,电商和便利店是增长相对较快的渠道。
此外,印尼自然资源丰富,部分能源、矿产和农产品生产供应皆位于全球前列。根据Euromonitor数据,2023年印尼进口额2219亿美元,出口额2588亿美元,贸易顺差达369亿美元。印尼主要进口商品是原油、成品油和机电设备等产品,主要出口商品是煤及煤制燃料、棕榈油和初加工金属等产品。中国已连续十余年保持印尼最大贸易伙伴地位。
资本市场方面,2007年,雅加达股票交易所与泗水股票交易所合并后更名为印尼股票交易所简称IDX。目前,IDX是印尼唯一一家支持股票、固定收益产品和衍生品交易的交易所。根据Aseanexchanges数据,截至2024年7月,IDX共有934家上市公司,市值约7572亿美元。年初以来,印尼必选消费收跌3.2%,跑输大盘3.9%,可选消费收跌9.2%,跑输大盘9.9%。
展望未来,印尼消费行业的发展趋势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首先,随着印尼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市场将继续扩大。其次,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速和电商平台的发展,线上购物将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选择。此外,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环保和可持续性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相关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将增加。最后,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也将对消费行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印度尼西亚消费行业市场现状呈现出内需主导、第三产业成为主要引擎、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特点。未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数字化进程的加速和政府政策的支持引导,印尼消费行业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